小二以前写过一篇清净机常见话术,突然发现好像也可以来写篇扫地机器人的,今天就浓缩出这篇帮各位客倌先打预防针,这样以後看到的时候可以先留意一下XDDD
话术1:管你几Pa,反正都是超强吸力?
扫地机器人其实本体就是自走型吸尘器,所以吸力确实与走过地方是否乾净会有显着关联没错,而吸力高低其实要同步考虑真空度与空气流速,所以在吸尘器中比较常使用的单位叫做吸入功率(suction power),单位是AW,像是Dyson的无线吸尘器就能够达到140AW的水准,虽然吸入功率不完全代表清洁效果,但是两者确实有关系。
目前市面上扫地机器人若把各价位带都考虑进来,单论真空度的话,大约600Pa到2200Pa都有,所以真要标榜自己是大吸力,至少也先做到1600Pa以上的水准吧,客倌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不少1000Pa就在标榜超强吸力XD
Ans:就算只看真空度,也请至少1600Pa再来讲超强吸力,且真空度高不代表一定就扫得更乾净
话术2:会之字形走的的就真的能有高覆盖吗?看是不是真的规划罗
几年前市场上主流还是随机式扫地机器人的时候,大家对机器人的印象确实都停在看起来无序乱走的样子,而几台规划式出现也让人发现原来之字形走看起来真是有够疗育,但是否走之字形就真的是聪明有真正规划能力的机器人呢?当然不是,若把扫地机器人比喻成人,规划式就是睁开眼睛在家里走,随机式就是闭上眼睛用手去摸索探路,即使我可以闭着眼睛在家里走之字形,也不代表我在餐厅的时候不会一头撞上餐桌摔倒,起来後还知道该往哪走
Ans:除非室内什麽家具跟障碍都没有,不然只是会走之字型的,不代表可以完整覆盖
话术3:陀螺仪=\=完整导航,不会走歪不代表有睁开眼睛
有些为了要说明自己有规划能力,就会开始描述机器用了什麽元件,其中最常被拿出来说嘴且听起来好像真的很有一回事的就是陀螺仪(gyro)了,不知道什麽是陀螺仪的客倌可以参考维基的解释,用汽车来比喻,即使努力保持直线在车道上,也难免会稍微歪掉,有陀螺仪就能帮助纠偏,让扫地机器人保持在车道上,不然一点小小的偏差,累积个半小时行走距离就会变得非常惊人,但话说回来,开在车道上完全不代表您可以开到目的地。
Ans:陀螺仪是拿来纠偏的,而且老实说现在的扫地机器人要找台没有陀螺仪的还真有点难
话术4:有镜头就等於真规划?
有一种规划定位方式就是透过镜头去取得环境资讯,常见比较知名的像是LG、iRobot 9系列等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做,但是有镜头不代表就是真的规划,即使小二睁开眼睛,但只要没有去思考我自己走到哪、走过哪些地方、还有哪些地方没去过,在这种脑袋完全放空的状态下,就也只是个睁眼瞎,同理可证,有的机器人只是装了个镜头,可以当作室内监控用,不代表就是规划式的扫地机器人
Ans:镜头只是取得环境资讯的一个来源,不代表一定有完整规划能力,真的要确认机器人有无规划能力,就看是否有这个核心功能:回充续扫
话术5:管你几分贝、吸力剩下多少,反正先说自己静音先赢?
扫地机器人过往给人的印象就是吵,而且不像吸尘器,一开就是要吵上一个小时,又有小型化的需求所以隔音降噪空间有限,所以有些机器人就改以静音的角度来诉求,像LG其实算是做得还不错,一般模式下虽然吸力受到影响让清洁力下降,但总归还能保持在一个音量不错,也尚有一定程度吸力的水准,有些扫地机器人的一般档就真的弱到有剩,音量是小了,但吸力也全都不见了,至於一些根本不安静却爱说自己静音就更不用说了XDD,个人认为一公尺距离处有到60分贝都已经撑不上安静了
Ans:安静代表吸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,是一个可以考虑的特点,但务必要评估自己的使用型态。
话术6:扫擦一体最实用,从此解放双手?
二合一擦地的功能实作其实有很多等级,有的是单纯挂张抹布,有的有水箱但是会过度渗水,有的则是前面的扫吸太弱导致抹布瞬间就脏掉,目前来说比较好的选择可能是有控出水量的水箱+够大张的抹布,但其实关於二合一,小二更看重的是对於擦地效果的需求,如果对乾净度有较高要求的,建议还是分开买或是扫地机+拖把比较实在。
而关於扫地机器人的评比,可以参考小二的这篇文章